行业动态
NEWS CENTRE
首页
>
新闻中心
>
以数字金融赋能强大的金融机构建设
以数字金融赋能强大的金融机构建设
2024-08-16 阅读:265
图片
引言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作为金融工作的总目标,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而强大的金融机构是助力金融强国建设的核心力量和关键支撑。当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机构体系,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期货等领域,分工协作、竞争充分。从全球来看,我国银行业资产总规模居全球第一,股票、债券、保险的规模居全球第二,“大”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显著特征。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已经演化为“如何推动金融机构由‘大’变‘强’”这一新议题,为新时期金融机构的发展标定航程,引领方向。

      与此同时,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金融正在成为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第四次工业革命催生出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成为重塑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和驱动力。金融作为与数字技术结合最紧密的行业,一方面,数字技术促进了金融业务模式的创新与演化,丰富了金融行业的生产要素,拓宽了金融服务的业务场景,增强了金融风险的防范效率,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另一方面,国家政策逐渐明确数字金融的发展定位和方向,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将数字金融提升到国家战略部署的新高度,对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发展数字金融是金融业主动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开创新发展格局的必然之选。金融机构要把握数字金融发展的“势”与“实”,因势而动,实处着眼,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质效,建设强大的金融机构。


图片
数字金融赋能强大的金融机构建设的四个关键


      根据卡斯特(Fremont E. Kast)等人提出的系统管理理论,组织的发展和壮大需要建立整体和系统性视角,注重组织内部不同业务单元的配合及与外部的互动关系。基于该理论,强大金融机构建设需要做好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工作。外部方面,要建立起强大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强大的国际竞争能力;内部方面,要建立起强大的金融创新能力和强大的风险管理能力。数字金融是传统金融业务与新兴科技手段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借助于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金融能够拓展金融服务触达范围,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助力建设强大的金融机构,服务金融强国目标。


图片


(一)数字金融构筑强大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数字技术能够运用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手段高效盘活金融资源,进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首先,数字金融是传统金融业务与新兴科技手段的有机融合,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自动审批、智能投顾,进而优化金融服务模式和流程,简化交易过程,提高决策效率,减少交易时间,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其次,移动支付和线上交易平台能够突破物理网点的时空限制,实现金融资源的跨时空配置。通过线上贷款平台,可以更快速、更便捷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以金融活水助力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最后,在数据和技术的双要素驱动下,金融机构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挖掘数据要素价值,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用户画像,更准确地评估用户的信用状况,降低社会整体融资成本,促进要素资源的自由流通,激发社会经济活力。

      同时,数字技术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精准对接实体经济需求。一方面,数字金融能够推动数据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深度融合。数字技术推动企业信息透明化、数据化,有助于扩大信息共享范围,精准匹配供需双方的需求,降低企业搜索成本和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数字信用体系能够缓解金融排斥问题。在传统金融模式下,由于中小微企业等长尾客户缺少信用信息和足够的质押物,金融机构对于此类客户偏好不足,形成融资约束门槛。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使用能够将交易信息、经营过程等信息转化成可量化、可追踪的有效信用信息,为在传统金融体系下融资受限的中小微企业等长尾客户提供融资的有效途径,从而有效缓解长尾客群的金融排斥现象,有助于长尾客户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的整体增长。


(二)数字金融提升强大的国际竞争能力

      数字金融为金融机构发展跨境金融带来新机遇。一方面,随着区块链等技术的成熟和应用,跨境支付实现了实时结算,促进了跨境金融的高效和便捷,大大提高了资金流动性,增强了金融机构服务国际贸易的能力,提高我国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另一方面,数字金融通过信息共享破解跨境金融的数据真实性审核难题,强化了汇、银、企三方互信。长期以来,出口应收账款业务真实性审核是制约外贸企业融资的难点,通过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的防篡改特性和信息共享优势,能够有效避免企业利用出口应收账款等单据进行重复融资,提高银行跨境金融业务的效率,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增强其国际业务水平。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数字金融为我国金融机构“走出去”、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助力和保障。首先,数字金融助力金融机构跨越国界,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覆盖更广泛的客户范围。通过建立数字化的国际业务平台,金融机构可以更快速地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服务能力。其次,数字金融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全球金融体系一体化。数字技术的触达性加强了金融机构之间的链接,通过共享数据和平台,加强金融机构的国际合作,共同开发新的市场,实现国际化展业,优势互补增强国际竞争力。最后,大数据分析等数字金融手段能够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评估和管理跨国经营的风险,同时,增强金融机构对国际合规性要求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减少合规风险,完善国际经营策略,提高国际经营水平。


(三)数字金融助力强大的金融创新能力

      数字技术的应用为金融产品的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催生出数字货币、移动支付、数字平台、数字信贷、智能投顾等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焕发传统金融产品的生机,助力金融机构的服务扩围。随着互联网平台和移动支付的普及,打破了传统支付和信贷等金融服务的地域限制,使偏远地区的用户也能够享受优质、便捷、多元的金融服务,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普及率和覆盖面。另一方面,数字金融推动新的投资和交易工具诞生,为金融机构提供新的业务机会。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的诞生改变了传统货币和货币流通方式,有利于金融机构运用数字货币拓展新业务。

      数字金融促进了金融业务模式的创新,重塑金融业务流程,打造金融服务生态。一是数字平台能够实现金融场景和生活场景的多元链接,通过构建金融服务生态,实现一站式、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例如开放银行通过开放接口允许第三方平台接入,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定制化金融服务场景,为客户提供综合的金融解决方案。二是数字金融能够改善金融服务方式,提升客户体验。其一,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自助化金融服务打破了人力资本和时空的局限,例如数字技术在实时结算、核保理赔等保险业务环节的应用,能够即时响应、解决客户需要,提升了敏捷反应能力。其二,依靠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动态信用打分模型,可以测试不同客群对不同产品的接受度、用户贡献的净现值、坏账率等指标,形成个性化的产品策略、营销策略、风控策略,以数据能力锻造出金融机构的差异化服务能力,在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四)数字金融构建强大的风险管理能力

      首先,数字金融通过大数据分析增强金融机构的风险预警能力。依靠基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的风险预警系统,实时收集和分析包括交易数据、市场数据、客户行为数据等内外部数据,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和异常行为,提前预警风险,前瞻性消除或防范风险事件。例如,通过对海量交易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深入分析,可以及时察觉异常交易行为,从而有效预防洗钱、欺诈等非法交易活动的发生。

      其次,数字金融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数字金融能够改善传统金融机构信源单一、评估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更加精准地评估企业信用风险。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基于历史数据和风险模型搭建信用评分模型,提高信用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借助物联网等数字技术,金融机构能够拓展信息来源,依靠多渠道信息对客户信用进行评估和交叉验证,确保信用评估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最后,数字技术的及时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增强金融机构的风险应对与恢复能力。一是提高风险应对效率。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金融机构能够快速处理大量信息,迅速做出决策,从而及时响应和应对风险。二是增强金融韧性。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金融技术具有防篡改、可追踪等特性,为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增强金融机构的风险抵御能力。三是拓展新的增长点。数字金融是金融创新的重要手段和驱动,当传统金融业务模式受到冲击时,数字金融能够为创新破局提供助力,从而寻找新的业务机会,构建新增长极。


图片
展望


      数字金融在为强大的金融机构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一是技术稳定性有待提升。随着金融业务与服务向线上迁移,金融体系对于数字技术的依赖性逐渐增强。但是人工智能等技术仍处于发展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可能对金融机构运营的稳定性造成威胁。二是信息安全面临挑战。金融机构收集和存储了大量的客户数据,如何确保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成为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挑战。三是数字鸿沟亟待跨越。数字鸿沟可能导致部分群体无法享受到数字金融的便利性,加剧社会不平等,削弱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与人民性。

      未来,金融机构将以更积极的姿态主动拥抱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在数字金融的助力下不断衍生出新的业态,锻造新的能力,着力建设强大的金融机构,从而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



13560189272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201号金泽大厦808室
COPYRIFHT © 2010-2020 广州市名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0203057号
  • 这里是二维码